万盛经开区“五大体育为民惠民”工作践行“好体育人”服务宗旨
发表时间:2016-08-02 15:02“好体育人行动”开展以来,万盛经开区以此为平台,扎实推进“五大体育为民惠民”工作,以“群众需要为工作根本、群众满意为工作标准”,践行“好体育人”服务宗旨,切实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体育实惠。
1、制定体育发展规划“为民”
紧紧围绕以“体育服务民生、体育为民惠民”为核心,以提升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发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制定万盛“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切实解决群众健身场地不足、健身知识和技能缺乏、体育带动经济发展等民生问题,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到2020年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要达到65%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次比例达到95%以上;建成1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5个全民健身基地,镇级全民健身广场、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社区路径工程实现全覆盖,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体育产业产值占地区经济总量比重达到6%,对经济增长贡献力明显增强。
2、加快建设体育设施“利民”
体育实施建设是体育惠民的基础和根本。围绕“利民、便民、亲民”加快推进区、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建设,保障群众健身场地需求。投入8000万元、占地23亩的万盛公园市民健身广场已建成投入使用;投入1.2亿元的恒温游泳馆年底建成;总投资1.5亿,集50片室外羽毛球场、2个篮球场、1片五人制足球场以及体育商业为一体的运动公园健身中心已开工建设;板辽湖、青山湖环湖50公里的健身步道已开工建设。推进“村社健身工程”建设,新建2个镇级健身广场,对老旧社区进行改造,更换健身设施82件,利用农村滞留空地改建206个小型健身场地,新安装健身器材771件,新增加羽毛球场地268片。
3、加大体育设施免费开放“便民”
以“提升服务质量、群众满意为标准”全面推进体育场馆免费开放。一是区级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力度加大。区文体中心体育场每天早上06:00—晚上10:00免费开放,开放时间达到14个小时,每天服务健身人群众超过3000人次;文体中心羽毛球馆每天安排2个小时进行免费开放;并在两个体育馆安装无线wifi设备,让市民在免费健身的同时还可以享受无线上网。二是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全面推进。全区18所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在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等非教学活动时间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其中8所小学除在以上时间免费开放外,每天晚上6:00—9:00进行免费开放,开放设施包括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为群众健身提供了就近便利。三是景区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完善旅游景区健身步道标记、定向设备安装,推行健身卡制度,免门票让万盛市民到黑山谷、石林景区开展有氧健步走、定向运动等健身活动。活动从6月开展以来,全区市民到景区健身旅游超过10万人次。
4、立足本职工作“惠民”
以“好体育人行动”开展为主线,在全区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层次的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为群众提供健身平台。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46次,500人以上的达到了11次,指导和协助镇街、部门、行业开展体育活动28项次。精心策划举办了“全民健身季”、“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活动,举办了黑山谷健步走、全民健身日活动暨万盛“好体育人”服务活动和首届万盛经开区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活动。同时,还注重关爱特殊群体身心健康,举办万盛经开区老年人、残疾人运动会,承办了全市老年人、残疾人羽毛球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在全区树立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广大市民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全民健身。
5、培训指导“好体育人”志愿者“亲民”
遵循“免费无偿、立足自身、小型分散、就近就便、注重实效、长久长做”的活动原则,积极动员机关党员干部、社会体育爱好者、体育骨干、大学生村官、学校体育老师等加入“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全区各镇街、体育协会、学校共成立“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伍66支,在区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地、镇街健身广场设置健身培训服务点78个,1000余名“好体育人”利用周末和下班时间开展健身指导服务,涌现出了罗宗明、袁天琼、胡琳等一大批群众认可、先进典型的“好体育人”志愿者。围绕“好体育人”开展“送健康到老百姓家中”、“关爱留守儿童”等健身指导培训活动,集中组织“好体育人”队伍进学校、进公园、进村社、进企业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12次,开展5期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发放健身宣传资料13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