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群众身边的好体育人服务群众为民惠民行动”系列报道之十一
发表时间:2016-08-02 15:21大足区龙欲惠 门球场上的“婆婆教练”
大足区登云小学的退休教师龙欲惠今年76岁,1987年开始学习打门球,退休后便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门球训练。为了把门球事业推向更精、更准,在区体育局、区门协和学校的支持下,她从娃娃抓起,亲自挑选队员组建少儿门球队,还积极协调门球协会的专业队员,利用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到校指导训练。学校每次开展门球比赛,她都亲自到场担当裁判,而且还培养了两名裁判接班人。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寒来暑往数载,如今的登云小学3至6年级每班都建有门球队,每学期都会组织全校性的门球比赛,孩子们课余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打门球。门球项目的开设,不仅减少了孩子们课间的追逐打闹,还为学校增添了不少生气。提起“婆婆教练”龙欲惠,大家都说,她不仅是一位任劳任怨、求实创新的好教师,更是一名健朗乐观、热爱门球事业的“好体育人”。
长寿区黄成义 追逐乡村体育梦的“好体育人”
长寿区“好体育人”黄成义,是土生土长的万顺镇万花村下坝组人,他自创标语宣传体育文化、制定“文明村民公约”、组建义务志愿者队伍……一系列活动的实施,让村民生活更加丰富,乡风也更为团结和谐,而下坝也从远近闻名的“体育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文明村”。
黄成义私人垫资建成了长寿区第一个农民自主修建的标准篮球场——万花村乡村篮球场,十年来,举办了三届“万顺镇新农村杯”篮球邀请赛,平均每年一场的农民运动会。一场场比赛背后,是黄成义的默默付出:寻找赞助商合作,邀请球员参赛,布置球场灯光,准备统一的队服,组织后勤队伍……每一件他都全程参与。黄成义还捐出了自家的三间老宅,将房间装修成图书室、乒乓球室、会议室,将院子打造成坝坝舞广场,将老宅命名为“村民之家”,供村民开展文体活动。在他的倡议下,村民自愿筹资,将篮球场附近的两块坝子进行硬化,在区文化委和万顺镇的支持下,新建了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运动设施,配置了10余种健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