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摸得着 300个社区健身点10月底完工

发表时间:2016-09-02 12:04

黄水社区健身点,居民们正在锻炼。


  重庆市2016年第一批300个社区健身点将于10月30日前建成。从此,参加比赛有大型场馆,出门锻炼有社区健身点,对于即将到来的幸福,你满意吗?


  2016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健身点创建工作纳入25件滚动发展民生实事之一。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辛世杰表示,体育局将立足“体育就是民生”理念,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2016-2017年600个社区健身点建设工作全部完成后,将会使城市社区健身点覆盖率达到50%,初步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300个社区健身点 完善身边健身网


  “从体育为民惠民的角度,让群众看得见市体育局的工作,摸得着身边的体育设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辛世杰说。


  据统计,全市目前已累计建成乡镇健身广场364个,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440个,健身登山步道143条,实现区县全覆盖,为乡镇居民提供了身边的体育活动设施。在城区大型场馆方面,已累计建成百余所大型体育场馆、游泳馆。


  目前,全市已完成社区健身点的布局。重庆市体育局从38个区县和万盛经开区、两江新区申报的580份社区健身点创建材料中,最终筛选审核确定了300个社区健身点,建成后将由各区县体育局(文化委)和所在辖区街镇一起验收、挂牌并投入使用。


  按照《重庆市社区健身点实施方案》,2016年第一批300个城市社区健身点的建设工作将于10月30日前全部完工。在2017年底600个社区健身点全部建设完成后,将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届时,以大型场馆、社区健身点、乡镇健身设施为核心的重庆市民健身网络将初步形成。


硬件器材和软件服务 “让健身点活起来”


  “社区健身点不仅仅是把健身器材摆在那里。”辛世杰表示,每个健身点设有相应管理办法和基本的活动项目,还有组织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让群众自发地参与进来,让每个健身点活起来。


  社区健身点影响主要侧重人口聚居的主城社区,为了让社区健身点更好地发挥作用,市体育局为每个社区健身点给予资金补贴5万元,总投入共计1500万元。使用经费由各个健身点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包含器材购买、维护,活动组织等费用在内。


  社区健身点建成后,将根据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推出“社区健身点服务清单”,并定期进行公示。同时,社区健身点还将建立和完善服务工作档案,坚持每月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以最大容量吸纳社区居民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形成长效服务机制。


  “硬件的考核应当重视,社区健身点为群众提供的科学健身服务,包括指导、讲座、活动等多样化的软件形式也将更成体系。”辛世杰表示,要让老百姓真正产生体育热情,更要感受到身边的科学健身培训和指导,从而带动身边的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